英52岁女子滑翔伞之旅变噩梦,空中遭教练性侵引关注
近日,52岁英国女子米歇尔在突尼斯玩滑翔伞时,遭教练空中性侵。落地后她立即投诉报警,涉事教练被抓。此事件引发网友热议,也暴露出极限运动监管漏洞、跨国维权···
2025-08-06
近年来,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,成了许多家庭的“集体焦虑”。在孩子配镜、护眼过程中,各种“流言”不绝于耳。比如“戴眼镜会让度数加深”“手机蓝光是视力下降主因”等。这些说法是否科学呢?让我们一起破解。
先来说说“戴眼镜会让度数加深”这一流言。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,度数会越来越深。但实际上,近视度数加深的主因是眼轴延长和不良用眼习惯,与戴眼镜无关。首都医科大学研究显示,正确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可使眼轴年增速降低0.1 - 0.2mm,而不戴眼镜导致的调节痉挛会使度数增长加快30%。建议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,12岁以下儿童需使用阿托品散瞳以获取精准度数。框架眼镜建议选择渐进多焦点设计,角膜塑形镜(OK镜)可夜间佩戴延缓眼轴增长。
再看“手机蓝光是视力下降主因”。商家宣传手机蓝光是视力杀手,防蓝光眼镜成为热销产品。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研究表明,连续2小时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的视疲劳,67%源于近距离用眼而非蓝光。建议遵循“20 - 20 - 20”法则,每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眺望6米外物体20秒。
“护眼灯/护眼仪能预防近视”也是常见流言。家长热衷于购买高价护眼设备,认为其能有效防控近视。然而,护眼设备仅能改善局部光照环境,无法抵消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危害。采用“双光源照明”,房间顶灯 + 台灯同时开启,色温控制在4000K左右。更重要的是,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。
“假性近视不用管”也是错误观念。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视力模糊是暂时现象,休息后会自行恢复。但假性近视是睫状肌调节痉挛的表现,若不及时干预,60%会在半年内发展为真性近视。发现孩子眯眼、揉眼等症状时,需立即就医进行散瞳验光。
“眼药水可以缓解近视”同样不靠谱。网络热销的“网红眼药水”宣称能治疗近视,深受学生群体追捧。但目前尚无任何眼药水能治愈近视。优先选择无防腐剂的单支装人工泪液,如玻璃酸钠滴眼液。
“吃胡萝卜能预防近视”这一观念深入人心,但胡萝卜中的β - 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,对预防夜盲症有帮助,无法直接预防近视。应遵循“彩虹饮食法”,每日摄入5种颜色的蔬果。
“激光手术能根治近视”也是误区。部分家长认为等孩子成年后做激光手术即可一劳永逸。但激光手术仅能矫正现有的近视度数,无法改变眼轴过长的本质,术后仍需注意用眼卫生。
最后,“近视防控只是孩子的事”也不对。家庭环境对近视防控起决定性作用。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读写姿势习惯,并确保每天8 - 10小时睡眠时间。
总之,青少年近视防控没有捷径,家长和孩子要摒弃流言,回归科学,养成良好用眼和生活习惯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近日,52岁英国女子米歇尔在突尼斯玩滑翔伞时,遭教练空中性侵。落地后她立即投诉报警,涉事教练被抓。此事件引发网友热议,也暴露出极限运动监管漏洞、跨国维权···
2025-08-06
2025年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。网络上护眼流言干扰家长判断。本文跟随眼科专家破解戴眼镜、手机蓝光等八大常见误区,守护孩子清晰视野,告诉···
2025-08-06
当地时间8月4日,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寄宿家庭发生持刀伤人案。14岁中国交换女生不幸身亡,13岁同项目女生被拘。两名女生事发前一周抵澳,原计划16日回国。因···
2025-08-06
近日,河南舞钢几名“鬼火少年”骑电单车闯入医院走廊视频引发关注。他们在妇产科附近飙车,严重影响秩序。卫健委回应是看望朋友“耍帅”拍视频,将要求医院整改···
2025-08-06
近日,湖南一位老人误将干燥剂当药混入奶粉喂给4个月大婴儿。经医护全力抢救,婴儿脱离危险。本文介绍干燥剂危害、急救步骤及防范方法,提醒家长看护人增强安全意···
2025-08-06
最新资讯
英52岁女子滑翔伞之旅变噩梦,空中遭教练性侵引关注
眼科专家揭秘青少年用眼八大流言真相
14岁中国女交换生在澳遇刺身亡,13岁女生被捕
“鬼火少年”夜闯医院走廊,公共安全底线不容挑战
老人误将干燥剂当药喂4月龄宝宝,急救与防范知识需重视
魅KTV AI生成MV引吐槽,画面诡异影响体验
上海小区“遛狐”风波,暴露出“异宠”管理漏洞
贵州兄弟缅甸失联,“高薪”诱惑引关注
“跑楼小孩”代送外卖,看似多赢实则暗藏“多输”风险
从印度洪灾看信仰与现实的碰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