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、北京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,专家解读防控要点
近期,广东、北京均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,世卫组织已发出警报。该疾病由伊蚊传播,症状有发热、关节痛等。专家称其可防可控,主要通过灭蚊、清积水等预防。目前广···
2025-07-25
生活中,跷二郎腿是很多人习以为常的姿势,但你知道吗?这个看似平常的小动作,可能会给健康带来大麻烦。
2025年7月,11岁的小诚(化名)莫名其妙地左脚抬不起来了,几天都没缓解,爸爸带他到郑州人民医院就诊。医生初步判断是左侧腓总神经麻痹,检查后证实了这一诊断。原来,5天前小诚参加阶段测试,近两小时基本全程跷二郎腿,左膝压右膝,左腿上方紧顶着课桌底部,中间只放下约两分钟。考试结束放下左腿,就发现左脚麻,脚踝和大脚趾都抬不起来。小诚平常上课也有跷二郎腿的坏习惯。入院治疗几天后,左脚和踝关节有了一定恢复。
郑州人民医院骨二科(脊柱)主任张陆介绍,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重要分支,支配小腿前外侧肌群和足背皮肤感觉。损伤后表现为不能勾脚尖、大脚趾,小腿前外侧及足背麻木,走路呈“马蹄足”。因腓总神经在腓骨颈处位置表浅,无肌肉保护,易因外力损伤。小诚就是因跷二郎腿长时间压迫左侧腘窝外侧的腓总神经,才出现症状。若就医不及时,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,甚至终身残疾。
其实,类似案例并不少见。疫情期间,沈阳辽中的大一学生小王上网课和玩游戏都翘着二郎腿,一上午下来右腿瘸了,诊断为小腿腓总神经损伤。葫芦岛的高一学生小张则因上网课盘腿时间过长,也导致了腓总神经损伤。
跷二郎腿的危害远不止损伤腓总神经。对儿童而言,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,导致腿部、盆骨等部位骨骼变形;压迫神经,引发腿部麻木、疼痛;影响呼吸,导致呼吸不畅;影响血液循环,引发腿部静脉曲张;影响体态,造成脊柱侧弯、驼背等。
对于男性,跷二郎腿可能导致腓总神经受损、脊椎变形、腰部劳损,还可能引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,出现关节酸胀疼痛、僵硬甚至畸形。
此外,跷二郎腿还会让腰椎承受压力不均匀,造成腰肌劳损或椎间盘老化,引起腰痛;影响下肢血液循环,导致静脉曲张、静脉炎等疾病;压迫下肢神经,造成麻痹;使血压上升,对高血压病人不利。
为了预防腓总神经麻痹等健康问题,我们要避免下肢长时间受压,如避免熟睡、醉酒、昏迷后单侧肢体长时间受压,久坐定时活动,避免膝盖长时间屈曲;运动与劳动时做好防护,运动前充分热身,劳作时保护膝外侧;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糖,定期检查周围神经功能;选择合适鞋履,避免穿过紧鞋袜,站立或行走保持正确姿势。
如果因跷二郎腿导致腓总神经损伤,恢复需要多方面进行。手术治疗方面,若神经受周围组织压迫或瘢痕组织增生,可能需进行神经松解术,若神经修复后数年无恢复,可行肌腱移位术,术后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。药物治疗可使用维生素B1、维生素B12和甲钴胺等营养神经,但不建议长期服用,需遵医嘱。日常管理要健康饮食,多吃新鲜蔬果,加强营养,避免跷二郎腿,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。
总之,跷二郎腿危害众多,大家应尽量减少跷二郎腿的习惯,保持正确坐姿,定期活动身体,守护自身健康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近期,广东、北京均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,世卫组织已发出警报。该疾病由伊蚊传播,症状有发热、关节痛等。专家称其可防可控,主要通过灭蚊、清积水等预防。目前广···
2025-07-25
7月23日,东北大学6名学生参观选矿厂时,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,1名老师受伤。遇难学生优秀且多来自农村,涉事企业曾被查出隐患。此次悲剧撕开安全生产遮羞···
2025-07-25
我国进入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今年呈现雨季早、气温高、强对流天气显著等特点。北方暴雨可能频繁,南方部分地区有伏旱风险。降雨分布不均增加防汛难度,还可···
2025-07-25
当地时间7月24日,俄罗斯一架安 - 24客机坠毁,机上43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,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。初步调查显示,降落时能见度差、机组操作失误或为失事···
2025-07-25
近期,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矿企参观时,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。格栅板‘脆弱’背后是责任链条的模糊,建设、施工、管护、监管单位都可能担责。此次事故···
2025-07-25
最新资讯
广东、北京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,专家解读防控要点
东北大学6名学生参观溺亡,企业安全隐患引深思
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:气象异常与应对策略
俄客机坠毁致49人遇难,含一名中国公民
东北大学6名学生矿区参观溺亡,格栅板安全责任谁来担?
致命出差:一场车祸撞碎四个家庭
BOSS直聘再陷“色情招聘”风波,审核漏洞亟待修复
台风过后海滩现大量海鲜,食用需谨慎!
俄罗斯失事客机含一名中国公民,全员遇难
2025年三台风共舞来袭,多地需加强防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