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大学6名学生矿区参观溺亡,格栅板安全责任谁来担?

发布于:2025-07-25 阅读:1
近期,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矿企参观时,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。格栅板‘脆弱’背后是责任链条的模糊,建设、施工、管护、监管单位都可能担责。此次事故为安全生产和学生实习安全敲响警钟。

2025年7月23日,一起悲剧在内蒙古的一家矿企发生。东北大学6名大三学生和1位老师在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,站在格栅板上,不料格栅板突然脱落,6名学生全部掉进十几米深的浮选槽,不幸遇难,带队老师重伤住院。

格栅板

格栅板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、地下车库等场景,在此次事故中,它本应起到稳定和引导矿浆流、防止矿粒沉槽等作用,类似下水道井盖,供工人走动和操作设备。然而,这块‘脆弱’的格栅板却酿成大祸。

关于格栅板脱落的原因,网上有人员超载的说法。该车间平时仅有二三十人,但参观当天学生比员工还多,若硬挤7名师生在格栅板上,可能导致板子承受不住而脱落。不过,据报道,该公司选矿部浮选车间在今年2月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的更换,不存在使用太久生锈的情况,问题很可能出在安装上,比如螺丝没拧紧、焊接不合格等。

学生溺亡

这起事故暴露出诸多安全问题。从企业方面来看,《安全生产法》规定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。若企业存在格栅板隐患不排查、参观者不配防护装备、安全培训走过场等情况,就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,管理层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。涉事企业虽曾宣称要实现‘零事故’,但却未能落实安全承诺,安全检查可能只做表面功夫。

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学生是否清楚浮选槽的危险,学校是否进行了安全风险告知,实习协议中安全责任是否明确,安全预案是否到位等,都是需要反思的问题。学校带学生实地参观,却未提前检查设备、安排专人看护,安全协议形同虚设。

格栅板‘脆弱’的背后,是责任链条的模糊。建设单位需对格栅板的质量选型负责,若为压缩成本选用不合格产品,应承担源头责任;施工单位若安装不规范、偷工减料,要为施工质量缺陷担责;管护单位是日常安全的第一责任人,失职失察要承担管理责任;监管部门需对格栅板的生产、安装、运维全流程进行监管,监管缺位也会影响安全防线。

安全生产

此次事故发生后,当地政府、安监部门、教育厅和学校都介入调查。涉事矿区全停,企业的安全副总、车间主任和当天负责看护的人被采取强制措施,学校停了所有去矿山的实习,并成立小组处理家属事宜。家属正与企业、学校谈赔偿,按国家规定走流程。

这起事故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。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,而是要切实检查每个螺丝、每个焊点,关注每个细节。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学校要重视学生实习安全,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,只有明确各方权责,建立闭环机制,才能守护公众安全,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格栅板 学生溺亡 安全生产 责任认定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