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来越多餐厅抛弃包间,背后的危机与转机

发布于:2025-07-26 阅读:0
曾经,包间是中高端餐厅的盈利支柱。如今,受禁酒令、供求失衡等影响,包间生意下滑。不少餐厅为自救,或上街摆摊,或拓展业务。家庭消费渐成主力,为行业带来新方向,也考验着餐厅的转型能力。

在餐饮行业传统认知里,“散台拉人气,包间赚利润”是金科玉律。可如今,越来越多餐厅正抛弃包间。山东某店10个包间,每天仅两三桌客人;合肥连锁餐厅40多个包间,日均接待十余桌;更有餐厅7个包间天天闲置,预订率不足两成。

餐厅包间

最近两个月,餐厅包间生意愈发糟糕。张军三年前花200万在合肥开徽菜私厨,仅设7个包间。2021年,日营业额多在7000 - 10000元。但自今年5月,业绩急转直下,如今日均营业额跌至800 - 2000元,最高降幅达90%。

李茂在成都的精致川菜馆,只设包间,过去一个月客流量明显下滑,整体营收同比降约两成。当地主打包间的餐饮店,营业额普遍下滑3成以上。王宁在佛山经营精致潮菜馆,他表示不少以商务宴请、包间服务为主的餐厅经营艰难,营业额同比减少两到三成,部分餐厅甚至减半。

包间生意为何大不如前?禁酒令是一记重击。深圳南山区一家粤式海鲜酒楼负责人称,“禁酒令”刚施行头两周,包间预订单暴跌80%。但根本原因是供求关系问题。

过去几年,大量资本和创业者涌入中高端餐饮赛道,盲目打造包间场景,忽视市场需求承载能力。成都不少独栋中高端餐饮店,除二楼提供零餐外,其余楼层都由包间构成。

市场对包间需求下滑。随着写字楼空置率上升和企业扩张步伐放缓,商务宴请需求减少。广深地区,自2021年3季度起,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持续攀升,2024年深圳全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达27.8%。

写字楼空置

消费行为也在改变。即便商务接待,消费者也不再盲目点高价食材,人均消费水平普遍下调。李茂的川菜馆,人均从500以上降至300 - 500元,高档海鲜点单率明显减少,品质家常菜更受欢迎。

面对困境,餐厅开始自救。一方面,上街摆摊。安徽、陕西等地多家大型酒楼、五星级酒店走上街头。天津丽思卡尔顿推出75元汉堡套餐;江苏常州文璞酒店卖18元榴莲酥、25元萝卜干炒饭;河南某五星级酒店路边卖小龙虾,生意火爆。

从业者表示,摆摊不是为赚大钱,而是让顾客记得餐厅,保留品牌和团队。另一方面,餐企放弃依赖传统商务接待业务,开发新业务。

李茂的精致川菜馆推出152元双人下午茶套餐,人均七八十可独享含私家花园的包间;不到200元的生日宴,含6寸蛋糕和免费布置。北京花家怡园旗下餐厅举办婚宴、寿宴、宝宝宴,高峰时一晚能送几十份长寿面。

餐厅转型

家庭消费逐渐成为餐饮消费主力军。御掌柜、北平三兄弟涮肉的联合创始人梁丽指出,餐厅包间预订率虽高,但消费主力从商务宴请转向家庭消费。消费者想花更少的钱,体验更好的服务。

虽然包间人均消费下滑,但整体营收、利润仍高于散台。在当前消费环境下,餐厅需不断调整经营策略,适应市场变化,才能在困境中找到转机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餐厅 包间 商务宴请 家庭消费 禁酒令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