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闭眼买”到“不敢信”,山姆会员店神话崩塌

发布于:2025-07-23 阅读:6
近期,山姆会员店因商品调整引发争议。口碑商品下架,引入大众品牌,“低糖好丽友派”更是成导火索。此前山姆是品质象征,如今信任崩塌,消费者不满。同时本土零售崛起,供应链竞争激烈,山姆面临挑战,需重新审视策略。

曾经,山姆会员店是中国线下会员店业态的标杆。自1996年8月在深圳福田第一家门店开业,它就以“少而精”的极致主义,为消费者带来“优中选优”的商品体验。其自有品牌Member’s Mark,覆盖多个核心品类,让消费者“闭眼买”都觉得“值”。

山姆会员店

然而,2025年7月,山姆会员店却陷入了一场严重的选品风波。原本会员复购率极高的台湾太阳饼、米布丁、低糖蛋黄酥等商品被悄然下架,取而代之的是好丽友派、卫龙辣条、溜溜梅等普通商超随处可见的品牌。更让会员愤怒的是,部分品牌还通过“英文包装”伪装成高端进口商品,如盼盼变身“PANPAN”、洽洽改为“Chacheer”。

此次风波的焦点,是山姆上架的“低糖好丽友派”。这款售价49.9元/盒(48枚)的产品,宣称“减糖80%”,但实际口感“甜得发腻”,配料表也被质疑含有起酥油等争议成分。好丽友曾在2022年因“配料双标”风波口碑受损,此次山姆引入该品牌,被会员视为“自降身价”。

好丽友派

除了选品争议,山姆近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加剧了会员不满。有机高钙鲜牛奶在保质期内变质下架、鲜美肉包检出疑似玻璃异物、坚果出现活虫等事件频发,让会员质疑:“花260元年费,买的不是品质保障,而是‘智商税’?”

山姆会员店出现这些问题,有其深层原因。一方面,近年山姆在中国加速开店,2024年销售额突破千亿,会员数超500万。但快速扩张导致供应链压力剧增,独家商品难以覆盖需求,只能引入大众品牌“补位”。另一方面,2025年管理层更替后,山姆转向短期利润导向,压榨供应商利润,导致品控下滑。

供应链竞争

与此同时,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也在不断崛起。盒马、京东七鲜、胖东来等企业,通过深入供应链源头,与山姆展开了新一番较量。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寻找“源头好货”,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、新鲜、高品质的商品。

面对危机,山姆需要做出改变。短期来看,应恢复高口碑商品,公示选品标准及供应链审核流程,公开致歉,承认管理失误。长期而言,要回归“严选”本质,加强自有品牌Member’s Mark的开发,透明化沟通,提供差异化体验。

山姆会员店曾经的辉煌令人瞩目,但如今的选品风波也给它敲响了警钟。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,只有坚守品质,赢得消费者信任,才能走得更远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山姆会员店 选品风波 消费者信任 供应链竞争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