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野跑大神误食毒蘑菇身亡,野蘑菇食用风险需警惕

发布于:2025-08-16 阅读:0
苏州越野跑爱好者“爱抚人生”徒步采野蘑菇食用后中毒身亡。他曾发视频分享采蘑菇经历,因误认蘑菇致悲剧。专家提醒野蘑菇难辨,非专业人士勿采食,误食要及时就医。

近日,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,苏州一位著名的越野跑爱好者,网名“爱抚人生”,因误食有毒野蘑菇,不幸中毒身亡。

越野跑大神

8月9日,“爱抚人生”和朋友去苏州旺山徒步。在一处松树林休息时,他们看到路边石头上有几个胖乎乎的蘑菇。“爱抚人生”描述,这些蘑菇“很像平菇,伞顶有两个手掌大,伞柄有大拇指粗”。同行者称可以吃,他们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家。当天中午,“爱抚人生”将蘑菇做成菜肴端上餐桌。然而,午后他就感到身体不适,先是隐约恶心、肚子疼。他先去附近小医院挂水,以为能缓解。但情况并未好转,随后他前往大医院就诊。

知情者透露,“爱抚人生”中毒严重,全身发黑。可能是没有及时告知医生自己误食野蘑菇的情况,耽误了抢救,病情不断恶化。11日,他被送入ICU病房,12日上午不幸去世。

误食毒蘑菇

“爱抚人生”去世后,苏州的越野爱好者群纷纷进行悼念,很多认识他的人也在其社交媒体主页留言追思。目前,虽法医从他手机相册锁定“嫌疑菇”为欧式鹅膏,但仍不清楚他具体吃了哪一种蘑菇。著名菌物研究者“赶尾人”表示,野外常多种菌子混生,“爱抚人生”也许误食了不止一种毒蘑菇。在已知蘑菇中,真正可食用的比例不高,有毒的虽占小部分,但更多是“不宜食”的灰色地带,而好吃的更是稀少。

吉林农业大学菌类作物专业博士生朱力扬称,“爱抚人生”全身发黑的症状,可能是蘑菇具肝毒性或者影响血液循环。她提醒大家,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蘑菇,也不要凭主观经验辨认。

实际上,野蘑菇中毒事件并非个例。我国2019 - 2022年间,30个省份发生1761起蘑菇中毒事件,4743人中毒,95人死亡。致命鹅膏造成的死亡最多,占24.21%。如5月29日,湖南永州付先生一家六口吃了自采的“灰花纹鹅膏”,全家入院,5岁孩子因肝脏严重受损离世;7月11日,上海杨先生采回致命鹅膏,妻儿食用后送医,他自己随后也出现症状。

野蘑菇风险

入夏以来,野生菌生长旺盛,采菇人增多。杭州西溪湿地发布公告,严禁在湿地及周边采蘑菇,工作人员已劝离50多起违规采摘,并组织了30多人次水陆联合巡查。杭州市西溪医院急诊也救治了因吃朋友送的野蘑菇而中毒的市民。

专家强调,非专业人士几乎无法分辨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。像欧式鹅膏和食用平菇“九分像”,最大区别是菌柄基部膨大像小球,常埋在泥里、落叶下,不仔细查看根本难分清。民间的一些辨别“口诀”,如虫咬不咬、银针变不变色等,都不可靠。

面对野蘑菇,我们要做到“四不”:不采、不吃、不送、不收。若不幸误食,要马上就医,并向医生说明情况。为人父母者,不要让孩子参与“找蘑菇”的游戏。在享受“山系生活”、亲近自然时,我们要保持谦卑和克制,拒绝“野味”诱惑,这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。愿“爱抚人生”安息,也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教训,不要再让类似悲剧发生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越野跑大神 误食毒蘑菇 野蘑菇风险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