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收尾,上好网络安全“必修课”
暑期进入倒计时,网络安全风险悄然升级。本文带你认清“假期尾巴”里的网络陷阱,如“开学福利”“返程便利”等骗局,还给出保护个人信息、守护“数字钱包”及设···
2025-08-31
夏日炎炎,藿香正气水成了不少人祛暑的选择。然而,近期多起因服用藿香正气水引发的意外事件,为我们敲响了用药安全的警钟。
福建的王大爷患有高血压,平时规律服用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,血压控制良好。但一次受凉后,他自行服用藿香正气水,随后又照常服用降压药,结果两小时后突发急性低血压,被紧急送医。医生判断,是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与硝苯地平发生相互作用,导致硝苯地平血药浓度异常升高,引发了这一危险情况。
无独有偶,福州的陈先生因发热咳嗽就诊,挂了头孢西丁钠后,途中自认为中暑喝了藿香正气水,15分钟后便昏厥倒地,被诊断为双硫仑样中毒反应。这是因为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与头孢类药物相互作用,使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所致。
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、相关医院药师解释,藿香正气水作为夏季常用药,其40% - 50%的酒精含量常被忽视。当它与降压药联用时,可能导致血管“过度放松”,血压断崖式下跌;若降压药含中枢抑制成分,与酒精合用会加重嗜睡、眩晕;且酒精与降压药均依赖肝脏代谢,二者竞争酶资源,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异常。
同时,服用藿香正气水后的7天内,都不能服用头孢类药物。这种双硫仑样反应多在两种药物联用的5分钟到1小时内出现,患者轻则出现颜面潮红、头痛等症状,重则可能休克甚至死亡。
那么,所有“藿香正气”家族都含酒精吗?其实不然。藿香正气水乙醇含量为40% - 50%,而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乙醇,藿香正气家族的胶囊、软胶囊、正气滴丸等也均不含酒精成分,药效相对温和。对于酒精过敏者或有基础病的人群,可考虑选择无酒精剂型。
此外,中暑分“阴暑”与“阳暑”。“阴暑”是过度贪凉所致,可用藿香正气水缓解;“阳暑”是长时间暴晒或处于高热环境引起,应清暑益气、养阴生津,喝藿香正气水可能会加重症状。
藿香正气药品除了用于感冒,还能缓解多种不适症状,如食欲不振、水土不服等。把它稀释后局部外用,可缓解痱子、蚊虫叮咬等瘙痒不适。
在使用藿香正气水时,还需注意服药后不宜开车和操作精密仪器,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。总之,用药前一定要看清说明书,遵循医嘱,避免因用药不当带来健康风险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暑期进入倒计时,网络安全风险悄然升级。本文带你认清“假期尾巴”里的网络陷阱,如“开学福利”“返程便利”等骗局,还给出保护个人信息、守护“数字钱包”及设···
2025-08-31
8月30日,一网友发帖称在上海星级酒店全裸睡觉被开房门。原来是维修师傅进错房。酒店已与房客协商,免除当天房费,还对师傅警告并培训。同时介绍了遇到此类情况的···
2025-08-31
8月30日热点不断。习近平会见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;普京抵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;林书豪结束15年生涯退役;中国纳米专利数量全球居首。还有美食评选、体育赛事、交通···
2025-08-31
8月28日,“重庆金科廊桥水乡发生6.8级地震”消息引发关注。经核实系谣言,当日重庆中心城区未发生地震。警方已介入调查。地震谣言易引发恐慌、扰乱秩序。公众要···
2025-08-31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条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涉及哺乳期母亲用药、干货保质期、腹泻清肠等多个生活常见话题,为大众提供科学真相,避免陷···
2025-08-30
最新资讯
暑期收尾,上好网络安全“必修课”
网友住上海星级酒店全裸睡觉被开房门,酒店称维修师误入已处理
今日热点聚焦:政治、体育、科技等多领域精彩纷呈
重庆辟谣6.8级地震谣言:严惩造谣,守护社会秩序
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领域流言被辟谣
“不要相信晚上十一点半后的大脑”上热搜,专家解读深夜“傻事”成因
9月新规全解读,影响你我生活方方面面
传苹果三星联手发律师函,要求小米停止争议营销
深圳一小区被曝建坟墓,民政局回应正核查
七夕“垃圾桶寻宝”火了,背后却藏多重风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