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领域流言被辟谣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条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涉及哺乳期母亲用药、干货保质期、腹泻清肠等多个生活常见话题,为大众提供科学真相,避免陷···
2025-08-30
今年七夕,一种特别的“过节方式”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。网友们制作并分享各地“捡垃圾攻略”,约定组团在七夕夜间前往商场、高档小区附近的垃圾桶周边“蹲点”。他们期望能捡到被丢弃的鲜花、蛋糕、饰品甚至贵重礼物。这种“七夕垃圾桶寻宝”活动在杭州等城市备受关注,西湖边更是成了热门打卡点。
七夕当晚,就有网友早早在垃圾桶旁蹲点。社交平台上的“捡垃圾攻略”详细列出了可能“宝藏”丰富的垃圾桶位置,像高端商场、写字楼和住宅区附近。组织者还规定了集合时间和行动准则,不少网友因此计划组团前往。
不过,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提醒大家,这种看似有趣的行为,背后隐藏着法律风险。如果从垃圾桶中捡到内含项链、戒指、手机等贵重物品的花束或礼品,而丢弃人并不知情、并无抛弃所有权的主观意愿,那么这些物品属于遗忘物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,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。要是拾得人故意拒不归还,根据《刑法》第二百七十条,可能涉嫌侵占罪。
付建律师进一步解释,垃圾桶内的物品一般被视为无主物,拾得人可依法取得所有权。但要是其中混有他人遗忘或无意丢弃的贵重物品,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,此时拾得人仍负有返还义务。
除了法律风险,“垃圾桶寻宝”行为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。翻找垃圾桶后若未及时清洁、甚至造成垃圾桶损坏或影响环境卫生,可能违反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》,构成随意堆放、抛洒垃圾的行为,面临相应罚款。此外,夜间在垃圾桶周边聚集也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和社会秩序紊乱。
所以,建议公众理性对待节日,避免盲目跟风。让传统节日回归本真意义,不要让看似有趣的“寻宝”活动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条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涉及哺乳期母亲用药、干货保质期、腹泻清肠等多个生活常见话题,为大众提供科学真相,避免陷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“不要相信晚上十一点半后的大脑”话题冲上热搜。网友称深夜易冲动消费、想吃东西。中医专家表示22时30分入睡对大脑好,长期晚睡伤脑。心理学解释深夜易冲···
2025-08-30
2025年9月起一批新规施行,涵盖社保、租房等热点。如免费学前教育推进,个人养老金领取渠道增加,消费贷款可享贴息等。这些新规将对生活产生诸多影响,快了解哪些···
2025-08-30
近日有报道称,苹果与三星联合向小米发律师函,指控其在印度发布会“偷袭营销”,损害品牌形象。印度市场中,小米低价高配策略冲击了苹果三星溢价空间,此行为或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深圳龙岗某小区被传建坟墓引关注。媒体调查发现建设地在小区外公共用地,工人称是翻新土地庙且已审批。龙岗区民政局表示构筑物非无主坟墓,属地街道正进一···
2025-08-30
最新资讯
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领域流言被辟谣
“不要相信晚上十一点半后的大脑”上热搜,专家解读深夜“傻事”成因
9月新规全解读,影响你我生活方方面面
传苹果三星联手发律师函,要求小米停止争议营销
深圳一小区被曝建坟墓,民政局回应正核查
七夕“垃圾桶寻宝”火了,背后却藏多重风险
电力充足,为何还需节约用电?
“反诈老陈”打假“嘎子哥”翻车,直播风波引深思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部署城市发展,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
5岁半小狗捡瓶5年攒下万元存款,传递社会正能量